现如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建筑的类型和外观设计也随之变得复杂多变。不少的建筑需要外部或室内结构的整改及修缮,因此,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轮廓和细节构造测量的武汉三维建模就变得不可或缺。
众所周知,测绘领域中的设备仪器多种多样,全站仪、RTK、水准仪、经纬仪,包括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的类型又有两大类,架站式激光扫描仪、手持式激光扫描仪。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程远,精度高,点云效果好,后处理软件功能强大;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可操作性比较高,作业方式比较灵活,精度虽说比不上架站式的三维激光扫描仪,但也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但是它的高效率却是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所不能比拟的,而且它还可以多平台搭载,硬件操作简单易上手。总之,两种设备各有所长,只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应用方向的才是最好的,毕竟,最终目的还是要高效、低成本、高精度完成测区测绘工作。
1.测量设备展示
此次扫描国内某机场航站楼所用设备为:GeoEOSLAM HORIZON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
GeoSLAM HORIZON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测距100米,扫描视场角360°×270°,相对精度1-3厘米,数据传输方式为优盘拷贝。
多平台搭载:手持、背包、无人机载、船载,车载等平台。
应用领域:BIM工程、建筑测图、方量计算、填挖方计算、矿山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林业调查等方向。
2.测区概况
测区为某机场T1航站楼,测区包含航站楼室内、航站楼室外、航站楼前部分桥梁。由于测区处于停止营业状态,现场没有乘机人员和旅客,因此现场环境比较有利于我们进行扫描作业。测区占地面积较大,整个航站楼分为上下两层,室内安检仪器设备,传送带设备,等其他设备分布其中,室内房间有大有小,错综复杂,针对现场的这种情况,我们在扫描之前对整体测区进行规划,对整个航站楼分块扫描,方便日后的拼接和建模;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我们先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秉承着“人眼所见即设备扫描所见”的想法,对一些视角不是很好的地方,通过控制与扫描对象的距离、扫描仪的高度、角度,来克服扫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技术路线
4.数据预处理
T1航站楼总共扫描测站22段,单段测站扫描时间10-25分钟不等,单段测站数据量400Mb-800Mb不等,整体测区原始数据量为10.2Gb,总计外业扫描用时5小时。
(1)数据预处理
GeoSLAM Hub软件对扫描出来的原始数据进行解算,单台高性能工作站,当晚自动完成全部数据的解算,解算结果准确可用。
(2)分段数据拼接
(3)多段拼接数据整体平差
将T1航站楼的22段数据,利用相邻两站之间的公共区域进行拼接,得到一个整体的T1航站楼三维点云数据。
多段数据整体平差精度为3.135厘米
T1航站楼整体点云图
(4)点云去噪
扫描的过程中采集到部分行人、灰尘颗粒等噪点,这些噪点会干扰建模,也会影响整个点云模型整体的展示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软件自动分析,将一些我们不易发现的噪点剔出。
自动噪点剔除
去噪点后剖面视图
去噪点后航站楼整体透视图
5.数据后处理
三维模型建立
建模软件:3D max、Rhino
建模工程师:2人
建模耗时:15天
建模工序:室内建模+室外建模+模型贴图
T1航站楼内部局部模型示意图
T1航站楼外部局部模型示意图
T1航站楼内部上下两层局部模型示意图
T1航站楼内部上下两层整体模型示意图
6.总结
此次机场航站楼扫描,航站楼占地面积较大,室内安检仪器设备,传送带设备,等其他设备分布其中,室内房间有大有小。如果采用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外业数据采集至少需要2人配合,且仪器较重,需要大量架设测站点,选址换站将花费大量时间,采用架站式扫描仪作业,预计外业采集完成时间约为3天,且后期内业处理需对近百站数据进行拼接。
使用手持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仪仅需1位外业人员,边走边扫,仅需 5小时完成整个机场室内外的数据采集,内业自动预处理,大大地缩短了工作时间和内业处理时间。
因此,根据项目需求,在满足精度的条件下,选择适合的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及物力的投入,利于生产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使用GeoSLAM horizon多平台移动三维扫描仪来完成航站楼室内外测量及武汉三维建模具备了充分的可行性。